天目山-清凉峰携手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7月5日,在摩洛哥召开的第3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上,3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代表全票通过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是中国首次以生物圈保护区扩区的方式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这对于天目山、清凉峰保护区所在的临安,杭州乃至整个浙江,无疑都是一大好消息!去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在巴黎的会议上审议决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办。这将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天目山+清凉峰”成功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加上接下来的国际盛会,无疑将为两大名山公园建设提供更大的机遇,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浙江自然保护地的名声也将更加响亮。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一项大型政府间科学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至今,MAB在全世界建立了748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分布于134个国家和地区。
生物圈保护区是由所在国设立、由“人与生物圈”计划认定的特定场所,旨在基于当地社区努力和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它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伙伴关系,调解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本次的申报是在原有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同属天目山脉的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区域纳入。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保护区多年来生态保护实践和科研努力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又一贡献。
为何要扩区?1996年,天目山就已获批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总面积4284公顷。和天目山保护区情况类似的,还有1979年加入的鼎湖山,总面积只有1133.4公顷。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专家分析表示,那个时代主要聚焦于保护区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对于如何能够与周边的人类生产活动产生密切的关系,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所以申请的面积比较小。随着时代发展,在每十年对生物圈保护区进行的评估中,专家组发现,一些保护区相对于周边的生产力发展,存在成为“孤岛”的风险,需要通过合理扩区和调整区划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三大功能区。位于最外层的过渡区,往往是保护区周边群众从事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区。在过渡区,这些生产生活往往通过生态价值的实现,来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较大面积过渡区的存在,也是保护好核心区的重要屏障。
“适当扩区之后,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而且会争取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项目支持,促进周边更多的人参与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关系,是一种正向的循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说。
这背后也与“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有关。在世界上许多有关生态保护的组织里,“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为数不多将“人”放在首位,强调人与生物圈和谐共生的计划,关心当下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既满足人类的需要,又实现自然保护的目标。而不是机械地把自然保护和人类发展对立起来,试图应用各种策略使自然免受人类影响。
建立在世界各地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就提供了许多这样的解决方案。他们关注生活在保护区周边的人们,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而在这一方面,中国已经探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路径,为世界的生物圈保护区,提供了中国方案。
杭州举办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成熟的办会条件,更打动考察组的,是保护区周边的村民们发展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绿色产业。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指出:“发源于浙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MAB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契合。”
“每一次来临安,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参与了两次调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表示,这次来到临安,对天目山周围的生态价值实现途径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们在保护区讲了这么多年的保护,这些保护究竟有没有让周围的民众受益?实际上是可以的,就是要找对方法。每个保护区都在塑造自己的独特性,比如临安,一个小小的山核桃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天目山宝’这样的品牌出现,也能带动许多就业。”
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循“保护立区、科教兴区、科普活区、和谐建区”的总战略,自1999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来,保护区形成了集人防与技防于一体的保护模式,构建了全面、系统且创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模式,形成了集濒危物种抢救、繁育、野外回归及监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抢救体系。同时打造了多元化、多层次、创新化、广覆盖的科普宣教新高地。保护区注重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全力推进清凉峰名山公园建设,进入保护区与周边镇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天目山-清凉峰成功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打开了国际合作的新窗口,不仅为保护区带来了更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其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保护区将依托这一国际平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天目山-清凉峰喝彩、加油!为浙江自然保护地喝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