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新增2个,教科文组织新认定11个生物圈保护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批准了对11个生物圈保护区的认定,这些保护区分布在11个国家,其中两个位于东亚国家:蒙古和韩国。
其中,比利时和冈比亚为首次入选,另有2个保护区为跨界生物圈保护区。其他新认定的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哥伦比亚、多米尼加、意大利、蒙古、荷兰、菲律宾、韩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新认定的生物圈保护区总面积达3.7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荷兰的面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现共拥有分布在136个国家的759个保护区。
肯彭-布鲁克跨界生物圈保护区(比利时、荷兰)
© Erwin Christis
这些新增保护区由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6届会议决定批准,该理事会是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事机构,由教科文组织的34个会员国代表组成。此次理事会会议于7月2-5日在摩洛哥阿加迪尔与教科文组织土壤大会相继举行。
生物圈保护区对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科学机构所肩负的使命至关重要。每一个生物圈保护区都倡导创新的当地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圈保护区还通过农业生态、水管理和创造绿色收入等实践,为当地和土著社区提供支持。
生物圈保护区有助于各国实现2022年12月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内通过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地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30%认定为保护区,并恢复地球上30%的退化生态系统。
这11个新认定的生物圈保护区是:
哈拉乌斯湖生物圈保护区(蒙古)
哈拉乌斯(Khar Us)湖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袤的蒙古西部地区,是科布多省大湖盆地内的一片开阔的洼地,面积达14153平方公里。水域、沙漠、高山地形和草原景观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该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
© Sergelen
该生物圈保护区核心区面积70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7800平方公里,过渡区面积5650平方公里。保护区根据蒙古国家立法管理,从而确保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这里不仅是珍稀和濒危物种的天堂,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以可持续畜牧业为生的多个族群的家园。
保护区目前正在努力发展可持续生态旅游,这符合科布多省注重以遗产旅游促进经济多样化的方针。当地牧民成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以保护他们的牧场和野生动物,这彰显出他们在保护工作和可持续生计方面的奉献精神。
昌宁生物圈保护区(韩国)
昌宁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庆尚南道中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
© Changnyeong-gun County
保护区占地531平方公里,拥有从茂密的火旺山森林到广阔的乌波湿地和农田的各类生境。这里是多个物种的保护区,淡水生态系统、生机勃勃的森林和可持续农业在这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乌波湿地是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证明:自2008年以来,濒危的朱鹮得到了恢复。昌宁郡于2018年被认定为拉姆萨尔湿地城市。
这里的大多数人口居住在过渡区和缓冲区,该地区正在通过洋葱和大蒜等当地特产的种植以及生态旅游来探索农业多样化。
依阿巴尧生物圈保护区(菲律宾)
该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阿巴尧省,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上阿巴尧地区地形崎岖,有高耸的山峰、高原和山谷,而下阿巴尧地区则是带有起伏的丘陵和高地的平原。绵延180公里的阿巴尧河雄伟壮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滋养了全省的18条支流。
© DOT-CAR
“依阿巴尧”(yApayao)这一名称涵盖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和各种动植物。这里生活着不同的民族语言群体和十个土著文化社区,其传统和法律与当地的土地和资源密不可分。伊斯聂格(Isnag/Isneg)社区占当地人口的30%,他们坚守着拉帕特(Lapat)制度,这是一种旨在规范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的独特传统。
以生态重要性著称的阿巴尧,拥有阿巴尧低地森林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该区域的特有物种极为丰富,是食猿雕等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区。
保护区人口124366人,主要从事水稻和玉米种植。不过,该省正在推进生态旅游。该生物圈保护区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
肯彭-布鲁克跨界生物圈保护区
(比利时、荷兰)
肯彭-布鲁克(Kempen-Broek)跨界生物圈保护区坐落在一片风景如画的广阔低地中,起伏的沙丘点缀其间,呈现出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的奇观。自19世纪以来,曾经一望无垠的湿地已被改造为农田,但这里仍然留存着沼泽地的遗迹,其间散落着池塘、片片沼泽和沼泽森林。
© Erwin Christis
作为比利时和荷兰主要的蜻蜓栖息地之一,该地区的溪谷中遍布草地和田野,而地势较高处则主要用于农业。在保护区北部,广袤的荒原和内陆沙丘守望着引人入胜的史前遗址。
雄踞高地的村庄和市镇散落在这片地貌丰富的大地上,这里多样化的景观也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繁衍。
该生物圈保护区占地264平方公里,人口约7.5万,旅游业和农业是这里的经济支柱。这是比利时的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也是比利时与荷兰王国共享的一个保护区。
北乔科达连生物圈保护区(哥伦比亚)
在乔科(Chocó)生物地理区充满活力的达连(Darien)生态区域中,有一道连接南北美洲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桥梁,那里有雄健的角雕和色彩斑斓的箭毒蛙等标志性物种。该生物圈保护区涵盖从茂密的热带雨林到乌拉瓦湾沿岸海洋区域在内的各类生态系统,占地面积达3016平方公里,其中近40%是海洋区域。
© CODECHOCO,corporation, 2023
考古公园和博物馆是旅游胜地,它们讲述了该地区如何成为美洲大陆上最早的西班牙定居点之一,即建于16世纪初的圣玛丽亚-拉安提瓜德尔达连镇(Santa María La Antigua del Darién)。
该生物圈保护区内生活着24287名各族裔居民,其中主要是土著人民和非洲裔哥伦比亚人。当地社区,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积极参与了向教科文组织提交认定申报的工作。新生物圈保护区内受保护区域的管理计划主要包括:采用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产品销售链和推进社区生态旅游计划。
马德雷德拉斯阿瓜斯生物圈保护区
(多米尼加)
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核心地带的马德雷德拉斯阿瓜斯(Madre de las Aguas,“众水之母”)生物圈保护区地跨11个省和35个市,覆盖人口472526人,占地面积达9374平方公里。
© Julio J Cortorreal
中科迪勒拉山脉在这里塑造出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从壮阔的高原到层叠的瀑布,一系列自然奇观组成了一幅变幻万千的风景画卷。该生物圈保护区内有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栖息着88个鸟类物种,其中20个属于特有物种,17个属于受威胁物种。例如,雀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当地利益攸关方认为,生物圈保护区的认定将为开展对话和以生态旅游和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从而对解决当前的土地纠纷产生积极影响。
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跨界生物圈保护区
(意大利、斯洛文尼亚)
朱利安阿尔卑斯山(Julian Alps)跨界生物圈保护区由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两个分别于2003年和2019年认定的生物圈保护区合并而成。保护区占地2671平方公里,包括73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43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和总面积为1497平方公里的过渡区,20个城市的约10.9万居民在此生活。
© Julian Prealps Natur Park
这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阿尔卑斯山脉和喀斯特高原,飞流的瀑布和清澈的湖泊点缀其间。保护区内生活着棕熊、猞猁、水獭和野猫等,生物多样性丰富。
这一跨界保护区的提名工作系通过一个参与性的规划过程精心筹备,来自两个国家的176个机构和组织以及学生、研究团体和旅游业代表参与其中。
纽米生物圈保护区(冈比亚)
纽米(Niumi)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冈比亚河北岸,北邻塞内加尔的萨卢姆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红树林遍布沿海地区和河岸,而在下游地区,醒目的红色石灰岩地层点缀在热带森林和开阔的热带草原林地之间。
© Department of Parks and Wildlife Management, c/o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Natural Resources, GIEPA House. Kairaba Avenue
该生物圈保护区与宝博龙(Bao Bolong)湿地保护区和几处国家森林一道,守护着西非最后的原始红树林。值得一提的是,该生物圈保护区包含一处拉姆萨尔湿地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詹姆斯岛及附近区域,后者是16世纪和17世纪被奴役的人民在被运往美洲之前的关押地。
该生物圈保护区占地1937平方公里,约有17.8万居民,他们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生。这是冈比亚的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
尤加内丘生物圈保护区(意大利)
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托大区的这片秀美的景观中矗立着至少81座火山,其中包括高耸的文达山,山脚下遍布温泉浴场和青翠平原,橄榄园和葡萄园点缀其间。
© Ente Parco Regionale dei Colli Euganei
这片区域覆盖15个城市,自然和文化遗产丰富。火山和温泉打造了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温泉盆地。该生物圈保护区总面积为341平方公里,人口111368人。
该生物圈保护区拥有威尼托平原特有的多种动植物,且已与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还制定了一项综合管理框架。尤加内丘(Colli Euganei)由火山活动形成。该地区在确保参与性治理的同时,也促进可持续农业和生态旅游,以此为促进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奠定基础。
阿兰谷生物圈保护区(西班牙)
该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加泰罗尼亚比利牛斯山脉西端,面积约632平方公里,是加泰罗尼亚唯一的北向山谷。作为地中海和大西洋地区之间分水岭,该保护区独特的位置使其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和生物景观。这里也是奥克西坦文化和语言遗产植根的沃土。
© Conselh Generau Val d'Aran
阿兰谷(Val d'Aran)有居民9983人,历史上主要从事农业、手工艺品和贸易等活动。最近,棕熊的再次出现引发了当地养殖户的担忧。
将该地区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振兴传统实践的关键一步,目的是遏止人口下降,并向更具复原力的农村发展模式转型。该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计划系与当地旅游业和畜牧业促进协会的村民代表共同精心制定。
伊拉蒂生物圈保护区(西班牙)
伊拉蒂(Irati)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比利牛斯山西部的半山区。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其广阔的森林以山毛榉和山毛榉-冷杉为主,使其成为欧洲第二大的山毛榉森林。该生物圈保护区面积为537平方公里,居民2435人,保护区内有纳瓦拉东北部景色秀美的萨拉查山谷和艾兹科亚山谷。
© Alfonso Senosiain
自2015年以来,当地社区积极参与申报过程,在塑造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结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管理结构包括一个执行委员会和一个咨询委员会,代表着从文化和保护协会到妇女团体的各利益攸关方。伊拉蒂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计划,是该生物圈保护区由社区推动保护工作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