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

神农架。蔡石 摄影

199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所处区域: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地理坐标:北纬31°21′—31°36′,东经110°03′—110°34′。

海拔:420—3105米。

总面积:70467公顷,其中核心区34845公顷,缓冲区11202公顷,过渡区24420公顷。

隶属系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要保护对象: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温带及亚寒带阔叶林或林地,山地及丘陵混合生态系统。

物种记录:维管束植物2762种。

主要人类活动:旅游。

特殊标识: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生物多样性研究站(神农架站)”。

一般性介绍:

神农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山峦起伏、河溪纵横,因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名扬天下的香溪河就发源于此。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悬殊,造就了许多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典型的冰川地貌,“落水孔”“冰斗”等地质奇观。许多从第三、第四纪冰川侵袭中幸存下来的动植物活化石在此繁衍,分布有银杏、珙桐、水青树等11种原始古老的植物。神农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是“华中第一峰”;保护区内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共同构成华中屋脊。“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分布区,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的“绿色奇迹”。这里有巴山冷杉、桦木原始森林和杜鹃林;珍贵树种红豆杉、神农香菊等都分布于此。神农架金丝猴是闻名中外的珍稀动物。此外,神农架动物白化现象举世关注,有白林麝、白熊、白麂等白化动物30多种。

远古时期,神农架是炎帝神农氏的主要生活区,相传神农氏在此尝百草选食物和搭架采药,培育植物,教民耕种,神农架因此而得名。诗人屈原品饮香溪水,仰望神农架,创立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楚辞文体。一代佳人王昭君就生长在神农架的香溪河畔,“昭君出塞”留下千古绝唱。公元686年,被废的唐中宗李显在神农架地区生活长达14年,神农架被命名为皇界;公元705年秋,李显复位,大赦天下,特免神农架皇界之内三年租赋,并将年号定为“神龙元年”,神农架也因此被称为“神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