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在佛坪。

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所处区域: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

地理坐标:北纬33°27′36″—33°46′00″,107°39′36″—107°59′24″,心点位于北纬33°35′24″,东经107°49′48″。

海拔:700—2904米。

总面积:10326公顷,其中核心区10326公顷,缓冲区6139公顷,过渡区55978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温带阔叶林或林地。

物种记录:植物约1765种。

主要人类活动:农业。

特殊标识:海拔2200米以上具有保存良好的秦岭特有的原始森林群落,野生大熊猫理想的观察研究基地。

一般性介绍:

佛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山势巍峨险峻,最高峰鲁班寨海拔2904米,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最低处海拔980米,相对高差近2000米。海拔2700米以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三条主要河流:西河、东河、金水河由北向南跌宕蜿蜒汇合后注入汉江,沿途多峡谷瀑布。保护区内原始森林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左右,许多濒危、古老或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植物在这里得到庇护,如:独叶草、桃儿七、延龄草、秦岭冷杉、太白红杉等。在这里不仅有分布于我国南方的红豆杉、棕榈、柑橘等植物,也有分布于华中地区的连香树、杉木、领春木,还有分布于华北和辽东的栎、红桦、朴树,分布于西北荒漠的酸枣、狼牙刺,以及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丛枝杜鹃、峨嵋蔷薇等植物。

大熊猫是佛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达83只,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保护区是大熊猫野外遇见率最高的地方,其中三官庙地区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下旬,大熊猫会从高海拔迁移到低海拔过冬和撵食竹笋,这个时期也成为野外观看大熊猫的最佳时节。三官庙因此而成为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科学考察、观光的最佳区域。在这一地区还多次发现极其罕见的棕白色大熊猫。此外,每年6月中旬,大批的羚牛群会成群结队地由低海拔迁往海拔2800米的高山草甸,进行一年一度的繁殖大决斗。在保护区能观看到几十只或者上百只羚牛在一起迁移活动、觅食、决斗的壮观景象。更为引人注意的是,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动物的体形也较其他地区同种动物体大威猛,毛色更为漂亮。

保护区内历史遗迹甚多,著名的傥骆道就从保护区黄桶梁一带穿过。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骆谷行》中,曾惊叹古道之险峻:“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