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庐生态持续向好 猕猴种群数量增加
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猕猴们也下山来了。这几天,桐庐县合村乡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猴趣图”,在瑶溪村的农田和竹海中,成群的野生猕猴悠闲地觅食嬉戏,把村庄当成了“花果山”的后花园。
“前两天还在我家菜地里。”“少的时候三四十只,多的时候能看到两百来只。”……说起山中的“邻居”,村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猕猴通常喜欢生活在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食物丰富的环境中。而瑶溪村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天然森林氧吧”,是野生猕猴的理想栖息地。因此,这些年来,时常有猕猴出没。
说到来村的目的,一个字“吃”。猕猴是杂食性动物,平时主要以水果、树叶、花朵、种子、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春季,竹笋开始生长,瑶溪区域山上果实也多,所以每到这个季节,猕猴就会来觅食。
尽管猕猴们会“光顾”村里的菜地,但村民们对此表现得十分宽容,菜地里的土豆、白菜和萝卜等蔬菜常被它们“品尝”。
“猕猴有时候也会进入人类居住区寻找食物。虽然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在感到威胁或保护幼崽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桐庐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徐颂明建议,如果遇到猕猴,建议保持距离,不要喂食或挑衅。万一遇到人身危险,应尽量保持冷静,缓慢后退,避免突然动作,同时寻求帮助或联系当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如有农作物遭受猕猴等野生动物破坏的,可以纳入全县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范围。
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合适的栖息环境。近年来,随着桐庐生态持续向好,猕猴种群数量增加,导致它们需要扩展活动范围以寻找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
据统计,2022年底,桐庐完成了县域内重点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结合历史资料和现场调查数据,桐庐县共有陆生高等植物1578种;陆生昆虫941种;陆生脊椎动物361种,其中鸟类235种,陆生哺乳动物61种,爬行类动物37种,两栖类动物28种;水生生物736种,其中鱼类99种,浮游植物164种,浮游动物116种,底栖动物218种,周丛藻类13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