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展览展示区颇具亮点

可以“嗅”出有害气体的“机器狗” 土豆、玉米做出来的运动鞋底

公安展区展示的机器狗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现场展览展示区同步开启。

从序厅开始,展览展示区采用了一进到底的巡展路线,包括联合国展区、国家展区、浙江展区及国际标准展区四大区域。

展览中有哪些亮点特色?有哪些高科技展品为生态保护保驾护航?记者帮您一探究竟。

可以“嗅”出有害气体、一双“火眼金睛”

机器狗变身“生态监测员”

杭州公安展区前,两个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们的滨江智警机器狗,近期已在奥体周围投入使用了。它不仅能够实现巡逻、载重等基础功能,还能像一只真正的警犬一样,精准‘嗅’出有害气体,更胜一筹的是,它可以独自出任务,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巡查情况。”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巡(特)警大队赵俊强告诉记者。

近年来,杭州公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滨江智警机器狗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通过加装空气检测仪,在巡检过程中,机器狗能够有效识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遇到浓度超标等情况可迅速预警并通过喊话和探照进行威慑和驱赶。”赵俊强介绍。

与此同时,机器狗还有一个360度高清摄像头构成的“眼睛”,可以将识别到的画面实时展现在指挥中心。说话间赵俊强为记者佩戴上了一副AR眼镜。“机器狗还与AR眼镜进行了联动,我们工作人员不管身在何方,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机器狗的巡检画面。”

展位上的另一个“小家伙”——警用生态循环机器人,则主要运用在西湖景区。凭借越野能力强、可进行红外识别、顺畅进出溶洞等特点,它已成为景区救援的“好帮手”。

“我们希望这台设备不仅运用于日常救援,还可以为生态保护赋能。”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安分局龚英强介绍,“我们正在研发为设备增加传感器。主要希望达到两方面效果,一是节假日期间能够帮助监测烟花爆竹的残留物,二是在车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尾气检测并识别污染气体的来源。”

这些都只是杭州公安以数字赋能构建生态保护网络的一个缩影。围绕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及千岛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公安推行“生态警长+生态义警+智能装备”常态化巡护,着力助推杭州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土豆、玉米做出来的运动鞋底

它替代传统“橡胶” 可实现降解

在生物基弹性体材料创新研发展示区,一排轻巧便捷的运动鞋引人驻足。

“这可不是普通运动鞋,它的鞋底是由生物基可降解橡胶制成的全可降解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朝告诉记者。

“我们的橡胶是从土豆、玉米等农产品中提炼出来的,是国际首创的生物基合成橡胶品种。相比传统石油橡胶,每生产一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量约1.4吨。”王朝介绍。

鞋底原料来自大自然,也能够回归大自然,它可以被微生物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彻底消失在土壤中。

除了应用在鞋底材料上,还可应用于可降解轮胎、可降解口香糖等多个领域。“轮胎等传统橡胶制品带来的磨屑污染严重,它们渗入土壤、地下水、湖泊和大海里,还有的被鱼类吞食,最终进入人体。曾有学术文章发现在人类婴儿胎盘、人体大脑中存在微塑料。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王朝表示,“我们还在努力开发更丰富的生物基可降解产品并推向市场,进而让环保真正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现场展览展示区同步开启。展览中有哪些亮点特色?有哪些高科技展品为生态保护保驾护航?